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7章(1 / 2)





  三老爷当然不知道。

  方瑾枝也不等他说话,就继续说:“因为母亲说,她出嫁了就不能如以前那般侍奉在您膝下。所以她嘱咐父亲更加用心地管理茶庄生意,努力找出最好的茶!外祖父最喜欢的茶!然后……等到您生辰的时候,她就回来再点茶给您吃,博您一笑。可是还没等到您寿辰,母亲她就……”

  方瑾枝的声音越来越低,说到最后的时候,一滴泪珠儿从眼眶里滚落下来,落在她膝上的衣裙里。

  “阿蓉……”三老爷心中顿觉苦涩。他的脑海中不由浮现陆云蓉的一颦一笑,那是多么懂事、乖巧的女儿啊!可惜那么年轻的时候就去了……

  方瑾枝用手背擦去脸上的泪痕,她仰着头望着三老爷,言辞恳恳地说:“外祖父,母亲没有完成的心愿,瑾枝一定会代替她完成!瑾枝知道自己点茶的手艺很差劲,连母亲的一丁点都没继承来。可是瑾枝会努力去学的!很努力很努力地去学!不仅要学点茶,还要去学经营茶庄!以后外祖父的每一年寿辰,瑾枝都给您点茶吃!”

  方瑾枝起身,去拉三老爷的手,“外祖父,您说好不好呀?”

  “好!好!好!”三老爷拍了拍方瑾枝的手,眼中竟是有一点湿。也不知道是想起了早亡的女儿,还是被懂事的外孙女感动。

  起先的时候,三奶奶还像看戏似地听着方瑾枝讨好着三老爷。可是等到这时候,她觉察出不对劲了。学习点茶的手艺是应当的,可是学习经营茶庄是怎么回事?

  她心里忐忑,扯出一抹得体的笑容来,说:“咱们瑾枝就是个懂事的孩子。学习点茶可是好事!真是一片孝心。可是……瑾枝,你还小呢。这管理茶庄哪有那么容易。还得你再长大一些才行。”

  三奶奶脸上的笑容真亲切。

  方瑾枝也不去看她,只是仰着头,愣愣地望着三老爷,慌张地说:“不可以吗……”

  泪珠儿氤氲在眼眶里,半落不落,泫而欲泣,我见犹怜。

  “这……”三老爷还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氛围中,有些没反应过来。

  “呵,”陆无砚轻笑,“这么巧,我刚教了她三个月管账。”

  他用手指着方瑾枝,笑道:“可不许给我丢脸,要是把茶庄赔光了,看我不打你手板!”

  方瑾枝配合地缩了缩肩,有些畏惧地依偎在三老爷身边,她望着三老爷,有些委屈地说:“瑾枝求了三哥哥好久,他才肯教我管账的!我……我一定会把母亲的心血经营好!”

  她握着小拳头,明明是稚言稚语,让人听了却像童言无忌的立誓。

  “好!”三老爷重重地拍了怕她的小肩膀,欣慰地说:“咱们瑾枝这么聪明,一定会把茶庄管理好!若是有什么困难,就来找外祖父。若是刁仆不听话,也来找外祖父!若是起先有亏损也不要紧,亏了多少,外祖父尽数补给你!”

  “哇!”方瑾枝崇拜地望着三老爷,“外祖父,您真好!真了不起!”

  引得三老爷在内,众人一阵哄笑。

  三奶奶也在笑,这是她脸上的笑有些绷不住了。

  五奶奶挺了挺胸脯,嘴角的笑意就更深了。她看了一眼三奶奶,在心里给了她一个鄙夷的眼色。方瑾枝为何单单表演茶艺?而且连往昔从不在这种场合露面的陆无砚都过来了。这个愚蠢的女人还浑然不觉。

  五奶奶抬手,抚了抚发间的玉簪。顿觉扬眉吐气。

  在长辈们的夸赞之中,方瑾枝偷偷望向陆无砚,对他悄悄眨了一下眼。

  陆无砚苦笑。这孩子才七岁,说起谎话来面不红心不跳,像讲故事似的。还能说哭就哭,说笑就笑,演得了深情,扮得起纯真。这撒谎的本事可真是炉火纯青……

  陆无砚忽然有一种危机感——等她长大了可别对他撒谎才好。

  入烹抱着一个锦盒,从举办花朝节的后花园门口匆忙赶进来。向来举止得体的她,脚步也染了三分虚浮,脸色更是煞白。她匆匆赶到陆无砚身边,对他耳语几句。

  “你再说一遍。”陆无砚冰冷的声音在欢声笑语的后花园响起。陆家众人一瞬间静下来,疑惑地望过来。

  入烹深深吸了一口气,她在脸色冰寒的陆无砚脚边跪下,强自冷静地说:“卫王潜进公主别院,将长公主擒走……”

  “什么?”温国公第一个站起来。

  陆家众人都慌忙起身,惊愕不已。在这个靠着长公主执政的大辽,纵使多少男儿不耻一个女人执政,他们也十分清楚长公主遇害代表了什么。

  入烹颤颤巍巍地将手中的锦盒举过头顶,“这是卫王留在公主别院中,给您的。”

  陆无砚眯着眼睛盯着那个锦盒好一会儿,才伸手接过来。锦盒之上贴着一张纸,上面写着“陆无砚”三个字,那潦草的笔迹正是卫王所写。陆无砚认得。

  他将锦盒打开,里面是一把生了锈的匕首。

  陆无砚的目光凝在那把匕首上,这是陆无砚用过的匕首。在荆国死牢时,陆无砚正是用这把匕首杀了无数的死囚。

  陆无砚握着那把匕首,大步朝外走。

  “三哥哥……”方瑾枝有些担忧地小声喊了他一句。

  陆无砚脚步微顿,他转过身来,用一种十分复杂的目光望着方瑾枝。他本应该叮嘱她几句,可是所有的话都压在他胸口说不出来,最终只是无声转身。

  方瑾枝愣在那里,她想不明白她的三哥哥为什么用那样一种目光看着她。

  陆无砚离开了五年,她便想了五年,却始终没有想明白。

  第52章 回府

  五年后。

  水柱从高处落下, 泻入兔毫盏中,其声翻翻,又在须臾之间戛然而止。瓯面之上汤纹浮动, 转瞬之间竟是浮现出一个“禅”字。

  静忆师太的目光从瓯面之上的“禅”字,移到方瑾枝宛若柔荑的玉手上。她微微点头, 赞道:“你这分茶的手艺也是越来越精妙了。”

  言罢,她偏过头轻咳了两声。

  “师太……”方瑾枝忙将手中的茶筅放下。

  静忆师太摆了摆手,道:“不碍事,只是偶遇风寒罢了。”

  “都已经入秋了,师太早晚念禅的时候可要注意了天气。”方瑾枝起身, 拖着曳地的烟笼红梅百水裙去将小轩窗关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