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章(1 / 2)





  二婶差点在旁边笑起来,陈媒婆已经笑了:“就是如此,所以才特地托我来了。这啊,是他们家老爷要续一房,说的是门第差不多就成,新娘子既要端庄大方,又要美貌出色!”

  锦绣在屋里做着针线,耳朵却听着外面,听到陈媒婆说要给自己做媒,锦绣的眉微皱,低头看下去,却见针线上浮现了孟微言的面容。锦绣有些惊慌地把针线撩在一边,不要去想,不能去想,从离开王府的那天起,两个人就再没有别的可能了,他是王府世子,以后会承袭王府。自己是秀才的女儿,会在爹娘的安排下出嫁,生儿育女,过着天下女子都会过的日子。

  可是为什么心会跳的那么快,为什么脸会渐渐红了?为什么?到底是为什么?难道说,真的是在王府之中,除了王府这几个主人之外,就再没见过别的男子,才会一直记在心上?锦绣有些口渴,拿起旁边的茶壶给自己倒一杯茶,喝下去后才感到好些,就听到外面传来秀才娘子的冷笑:“好一门好婚事,别以为我不晓得林老爷是个什么样的人?从小娇生惯养,书也不好好低读。到了现在快四十了,还只晓得在家胡闹。他家老太爷见儿子不中用,把孙子看的比命还紧三分,早早就给林大爷娶了一房能干媳妇。这会儿林太太过世还不到三个月,他就闹着续弦,这续弦呢也是常理,可谁家的好姑娘嫁进去,那可不是去当家,而是去受气的,早早地给我滚罢!”

  秀才娘子说的兴起,伸手就把扫帚拿起来,扫着地上不存在的灰尘,还在招呼锦夏:“锦夏,拿抹布好好地擦擦桌子,把这些都给擦掉。”锦夏当然听自己娘的,拿过抹布就使劲地擦起桌子来。

  这下二婶和陈媒婆都坐不住了,陈媒婆皱眉:“刘嫂子,这肯不肯的,也是平常,你怎么脾气那么暴躁,直接就要赶人?再说了,你男人虽说也是读书人,不过是个秀才,那要中举,中进士的话,还早着呢。你也……”

  “我要好言好语的,你们还不晓得要说多久,这镇上也好,县里也罢,告老的官儿又不止这一个,难道我不应婚事,他家还能把我生吃了不成?”秀才娘子卷卷袖子,说的更激动。二婶见事情不谐,只得拉着陈媒婆走了。

  锦绣在里面听了半响,笑着从屋里走出:“娘,不答应就罢了,您也不用这样就赶人走。”

  “锦绣,你不晓得,你在那讲礼有规矩的地方久了,都不会对待这不讲礼,没规矩的人了。”秀才娘子的话让锦绣笑了笑,拉着秀才娘子的胳膊撒娇地说:“娘,我晓得,他们毕竟也是官家,万一……”

  “你是担心你爹?你爹更不用担心,你爹虽说没有中举,但也有几个同窗中了举的,我听说有一个还中了进士,在京里做官呢。到时林家真要做什么为祸乡里的事,你爹爹写封信去,也能吓住林家。”秀才娘子安慰着锦绣,锦绣又不好意思地笑了,秀才娘子捏一下锦绣的脸:“娘啊,当然晓得什么人能惹,什么人不能惹了。”

  二婶和陈媒婆走出刘家,陈媒婆不由埋怨二婶不帮腔,二婶叫起撞天屈来:“不是我不帮腔,是她那模样,简直就像要吃人。我哪敢应?”陈媒婆又抱怨几句,也就赶回林家去回复林老爷。

  林老爷这一回挑续弦,要的就是美色,听说陈媒婆这边没有成,也只关心锦绣的相貌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么漂亮。陈媒婆见林老爷没有责骂自己,双手一拍:“我并没见着那姑娘,只见了她妹妹,她妹妹比她小了几岁,生的也还白净,只怕姐姐也不差。”

  “好就好,差就差,这也不差是什么意思?”林老爷说着话就拿起一个杯子要砸在地上,陈媒婆还在心里组织着语言,就有丫鬟进来说老太爷来了,接着林老太爷就拄着拐杖走进来,见儿子面前站着一个媒婆,林老太爷皱眉:“你为了挑这个续弦,这两天媒婆也见了好几个,又只要美色,都这么大年纪了,还只贪图皮相,我不给你几拐杖你只怕不记打。”

  “爹爹您坐,儿子只是……”林老爷急忙站起身,又给陈媒婆使眼色,要她赶紧出去。林老太爷已经瞧见儿子给媒婆使眼色了,叫住陈媒婆:“回来,说的是哪一家,有没有成?”

  “说的是邻村刘秀才家,他家有个闺女,原先卖在王府做丫鬟,前两天赎回来了。”陈媒婆的话让林老太爷皱眉:“秀才家,这门第,也不算不能配。”

  “是,是,不但如此,听说这姑娘生的很美貌,只可惜没见着。”林老太爷又点头,林老爷已经插嘴:“爹,他们家不肯。”

  “人家花枝般女儿,又在王府那种地方见过大世面的,怎会轻易许你这个无能又年纪一大把的。”林老太爷呵斥了儿子几句这才对陈媒婆道:“你先回去罢,有什么事我再让人寻你。”陈媒婆行礼告退。

  林老爷已经道:“爹,我觉着,这姑娘,只怕也不那么美貌,倒是……”

  林老太爷一口吐沫吐在儿子脸色:“呸,你除了相貌还能想点别的吗?没出息,别再讨我骂你了。你要娶媳妇,这是大事,等我好好地再打听打听,这刘氏若真的不错,我就帮你定下了。”林老爷这回什么话都不敢说,只是低头应是。

  刘秀才在县城里面办好了事,又问过县学老师,学使在来年二月就要巡视按临,刘秀才暗自决定要好好回家温书,好考个一等,补了廪也好。儿子也不小了,读书看起来比自己还能干,不如这一回,也让他买了考卷来应考,若能考过县试,再考院试,进了学,说亲也好说一些。

  刘秀才打定主意,又给儿女们买了些零嘴也就高高兴兴回家去。回到家中,秀才娘子说了今儿陈媒婆来的事,刘秀才只哦了一声:“这婚事先不急着定,等儿子也进了学,秀才的姐姐,这亲事更好说些。”

  “你就想着女儿嫁的风光,我啊,只要女儿嫁的高兴,日子过的好就成。”

  ☆、第26章

  秀才娘子的话让刘秀才点头:“是,是,果真还是娘子你想的周到。我们女儿啊,在王府这么多年,受了委屈也不敢说,当了我们的面也要装的高高兴兴的。若是只图着风光,万一她过的不好,岂不是是我们害了她?”

  秀才娘子见丈夫肯听自己说,也要再加上几句,正在屋内做针线的锦绣听到爹娘的对话,把针线放下走出对爹娘笑着道:“爹,娘,其实在王府里面,王府王爷都很好的,再说我们也很少能见王爷。嬷嬷和姐姐们要教导我们规矩,听着就是,谁都是这样过来的。”

  “不然,不然,你要知道,这阎王好见,小鬼难缠,我和你说前年宗师按临时候,好好的,我就被宗师身边的人说了一通,险些……”刘秀才摇头晃脑就要继续掉书袋,秀才娘子已经打刘秀才一下:“你啊,那么点事你都说了这么久,还是好好地去读书,再看看儿子的功课,要儿子能考个学,我们一家子啊,就更好了。”

  刘秀才连声应是,叫上锦程就往书房去了,锦绣走到秀才娘子身边,秀才娘子已经把女儿的手拉着,让她偎依到自己怀里来:“锦绣,我晓得你是个不爱诉苦的人,可等到你以后出了阁,要有个什么,还是要回娘家来。你爹如此督促你弟弟读书,就为了你们几个以后出了阁,能有个依靠。”

  “娘,我晓得。”锦绣靠在秀才娘子怀里,秀才娘子看着女儿美丽面庞,那个什么林老爷,胡子一大把,年纪也不小了,房中听说姬妾一大堆,也好意思寻人来说亲,真以为那几根胡子,是金子做的不成?

  林老太爷既然觉得刘家也还算般配,对刘家的事情也就多放在心上,命管家去打听了刘家的事,听说刘秀才的长女回来之后,还带了些东西,刘秀才拿着这些东西,正要寻几亩好地。林老太爷也就把刘秀才托的人寻来,和他交代了几句。

  中人虽然很奇怪林老太爷怎么会突然对刘秀才青眼,但还是领命而去,回来就去刘秀才家寻刘秀才。刘秀才听中人说已经寻得了地,又说价钱很相应。高兴的手舞足蹈,让秀才娘子赶紧煎了盘鸡蛋,又把还剩下的老腊肉给烀了,打了酒招待中人吃喝起来。

  中人喝了几杯酒就笑着道:“刘秀才,不是我恭维你,瞧你这神色,再过两年,你就要发财了。”

  刘秀才拿着一个咸鸭蛋,用筷子掏着里面的蛋黄下酒,听了这话就笑呵呵地说:“什么发财啊?明年宗师按临,又是乡试之期,我要能去考,得中一个举人,比发财还好呢。”

  “这举人啊,也要看的,有些人一辈子不中的多了。”中人的话只让刘秀才呵呵一笑,又招呼他喝酒。

  中人又吃了一杯,凑到刘秀才耳边:“我也不怕告诉你,这地呢,原本是镇上林家的,因这是几家佃户退出来不租的地,他家想着离的远,打理这么几亩地收的租子还没花的钱多,这才想着卖掉了。你想想,这是多好的福气?林家的地,可都是好地。”

  刘秀才原本喝的满脸通红,听到这话就把手中的咸鸭蛋放下:“要是林家的地,这不大好要呢。”

  “这有什么,公平交易,立了契,你把银子给了,他在契上打上指模,再去衙门里用了印,这地就是你的,有什么不好要的。林家又不是老虎,你拿银子去买地,他能吃了你?”

  刘秀才迟疑了下才道:“他家前两天遣媒来说,想要小女,我想着小女在外多年,这会儿才回来,就回了。”

  中人哈哈大笑,伸手拍着刘秀才的肩:“你原来担心这个。你啊,真是读书读的胆子越来越小了。你想,你大小也是个秀才,见了知县都可以不跪的,就算见了林老太爷,还能口称老先生和晚生呢,这婚姻的事,本就是各自不中意就可以不答应的。难道还要为了这件事,记恨在心?都是乡里乡亲的,谁也没这么狠。”

  刘秀才的眉还是没松开,等送走中人就去寻秀才娘子商量:“你说,这林家要把地卖给我们,会不会打着坏主意,等我们拿了地了,就说我们没给银子,然后就去告官,把我功名干掉,再罗列罪名,到时就不得不让我们把女儿嫁过去了。”

  正在和锦夏收拾厨房的秀才娘子听了这话,眉头皱的死紧:“你说这话还真有可能,毕竟人家是当过官的,比不得你这个光头秀才。”

  说话间秀才娘子见锦绣端着茶杯茶壶走进厨房,秀才娘子急忙上前去接锦绣的茶杯茶壶:“都说了,你不用做这些,有你妹妹呢。你还是在屋里做针线,我听人说,那些大户人家里面的针线上人,个个都是闲坐不动,只做针线,免得那手粗了,把那些料子给磨花了。”

  “那是专门的针线上人,再说能这样的也只有那么几个,别的还不是要做些活,娘,这些我在王府也常做的,您再这样这不许我动,哪不许我碰,我就生气了。”锦绣故意把脸往下拉,秀才娘子急忙笑着道:“好好好,就这样吧。可你这细皮嫩肉的手,真要来帮我们做粗活,我也舍不得。”

  “早舍不得晚舍不得,还不是有这么一天。”锦绣拿瓢把水打在盆里,清洗起茶杯来。刘秀才在旁边老怀大慰地道:“我闺女,果然十分懂事。”锦绣抬头对他笑笑,接着就说:“爹,其实林家的地,如果真的不错,价格又相应也可以买的。到时您请个同窗跟了去,由他做中。他要算计,一个秀才是敢的,两个秀才呢,就要掂量掂量了。再说宗师就要按临了,林老太爷是一定会去拜会他的,若他只是说些本地秀才不好的话,难免县尊就会对他不满。爹爹,这既是县官,又是现管,林老太爷也不会过分。”

  “果然这人还是要出去长长见识,瞧瞧我们女儿,这比我懂的还多。”刘秀才夸了锦绣,锦绣不由抿唇一笑:“不过就是听王妃和嬷嬷们说话时候,随便听了几耳朵,还有王府里的长史们,王府里面啊,别的不多,见识倒真不少。”

  秀才娘子已经拍了下锦绣的手:“你这话说的对,锦绣,你要把这些见识多教给你弟弟,他以后要做了官,到时就不会被人骗了。”

  “娘,我这点小见识,可还不够教呢。”锦绣的话让秀才娘子摇头:“那不一样,横竖都不同。锦绣啊,你弟弟越往上走,你们的日子才越来越好过呢。”

  锦绣笑着应是,刘秀才在旁边盘算着,既然女儿说的有道理,那就答应林家,买下那几十亩田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