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77节(1 / 2)





  这里从前是永帝的行宫,但是早已经被一把大火烧成灰烬。

  什么东西在他脚下碎成了两段,他挪开脚,慢慢将那东西拾起来。

  是一个玉簪子,成色不好,在大火之中变得面目全非,原本它该插在一个后妃的头上,陪伴她一路闪躲来自后宫的勾心斗角,见证她登上权力的顶峰或者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,只可惜,那可怜的女人,躲过了暗箭,却没有躲过明枪。

  看到这个簪子,李不言心中隐隐有几分不好的预感,于是他加快了脚步,原本五天的日程,被他缩减为三天。

  只是在繁华的未央小镇转悠了半天,李不言也没有找到哪一个宅子门口悬挂着“安王府”的牌匾。

  最后,李不言在一个说书先生那里找到了答案。

  “……说时迟,那时快,安王自愿请命,以身做诱饵,将成汉贼子引入陷阱之内,重伤他们,这才有了我们这些百姓的安宁!”惊堂木一拍,这个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故事,就在说书先生的口中落下帷幕。

  按照说书人的说法,是成汉人主动挑起战事,安王前去议和不成,就以身做饵,诱敌深入,重伤成汉皇,这才保得一方百姓平安。

  能从说书人口中听到的故事,必然是经过特殊的授意。

  百姓所知道的事实,并不是全然的事实。

  安王是不是真有那样的雄才大略,李不言并不关心,他关心的是,安王和王妃都在战火中死去,他是要去哪里接应智伯瑶?

  当初,一个神秘人将他从大牢里面掉包,只给了他只言片语,让他来未央找鹤庆公主,也就是后来的安王妃。

  现在王妃陨了,王府朽了,茫茫人海,他是要去哪里找智伯瑶?

  李不言漫无目的在小镇里面逗留了几日,并未发现任何有关智伯瑶的行踪。

  李不言虽然内心有些记恨智伯瑶不分青红皂白冤枉他,将他关入大牢之中,但他内心是有所愧疚的,尤其是在他听到后来智伯瑶几乎瘫痪在床动弹不得的时候,怨恨当初自己报仇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女子牵扯进来,她本来已经逃出牢笼,却被自己硬生生重新塞回魔鬼的手中,自己而后遭遇牢狱之灾这也算是因果报应。

  没有任何线索,李不言没有找到任何线索。

  卫永昌派出的几百名探子都没有线索,何况他李不言一个小小的梁上君子。

  人找不到,但是李不言并没有放弃找她。

  常规的手段无法达到目的,李不言就使出了一些非常规的手段。

  不到两年的时间,一种奇异的观音画像就风靡了大江南北。

  最初是由海上的船手带到陆地上来的,据说这种观音像特别灵,凡是悬挂了这种观音像的货船,在海上从未撞到过素来以“心狠手辣”著称的海寇。

  一传十,十传百,画师们纷纷抛弃了观音的传统画法,改画这种新的观音像。

  但真正促成它传世的,却是来自当朝皇上的认可。

  永帝是公认的好皇帝,就算是目不识丁的庄稼汉也要竖起大拇指夸赞他,夸赞永帝勤政且亲民,时常微服出访,却不修建行宫,大臣的宅院也住得,破旧的寺庙也住得,处理起腐败的大臣毫不手软,对于百姓的疾苦却时常流泪。